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,信阳毛尖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,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。  如今,100多年过去了,信阳毛尖在中国茶叶界的地位,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认

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,信阳毛尖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,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。

  

如今,100多年过去了,信阳毛尖在中国茶叶界的地位,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认知。一方面,很多茶友坚持信阳毛尖是绿茶之王,另一方面,许多人没听过没见过没喝过信阳毛尖,认为它配不上十大名茶的称号。

  

信阳产茶历史悠久,早在东周时期,境内就广植茶树。

关于这一点,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一脉相承。

茶叶最早原产于云贵川地区,后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中原转移,一路经川陕大道进入陕西和河南东部,并沿长江向中下游地区发展。

到唐朝时期,信阳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产茶区之一。

在茶圣陆羽《茶经》中,信阳被划入淮南茶区。

至宋朝时,全国十三个卖茶山场,信阳的光州、子安、商城就占据了其中三席。

因此,才有大文豪苏东坡诗云:淮南茶信阳第一。

  

经历明清时代,信阳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,逐步普及到周边县市,形成了信阳、罗山、光山、固始、商城、潢川等为主的产茶区。

至于说信阳毛尖这个茶名,据资料显示,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。

当地八大茶社在引进吸收先进制茶技术的基础上,结合信阳当地茶叶特色,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毛尖茶炒制工艺。

新中国建立后,信阳毛尖获得大发展的机会,产区进一步扩大,但名称却改成了“豫毛峰”和“豫毛青”。

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,当地基于品牌资源整合等因素考量,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,将同纬度、同工艺、同质量、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,统一称为信阳毛尖。

至此,信阳毛尖成为区域性公用品牌,覆盖信阳八县二区所有茶叶生产区域。

2003年,信阳毛尖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开始进入新的发展篇章。

2007年,信阳毛尖荣获“世界绿茶大会”中国区绿茶金奖,人称“绿茶之王”。

2017年,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比中,信阳毛尖以59.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。

所以说,信阳毛尖的名声和地位,确实不同凡响,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实至名归。

来源:赢和茶频道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
手机

相关文章推荐